发布于 2023
-
下云奥德赛:DHH下云记
2023-07-07 @ 云计算
DHH一直以来都是下云先锋,本文摘取了DHH博客关于下云相关的十篇文章,记录了 37Signal 从云上搬下来的完整旅程,按照时间倒序排列组织,译为中文,以飨读者。本文翻译了DHH从云上下来的完整旅程,对于准备上云,云上的企业都非常有借鉴与参考价值。 云遣返奥德赛:DHH下云记 2023-06-23 我们已经下云了! 2023-05-03 从云遣返到主权云! 2023-05-02 下云还有性能回报? 2023-04-06 下云所需的硬件已就位! 2023-03-23 裁员前不先考虑下云吗? …
-
FinOps终点是下云
2023-07-06 @ 云计算
在 SACC 2023 FinOps专场上,我狠狠喷了一把云厂商。这是现场发言的文字整理稿,介绍了终极 FinOps —— 下云 的理念与实践路径。 太长不看 FinOps关注点跑偏:总价 = 单价 x 数量,搞 FinOps 的关注减少浪费资源的数量,却故意无视了房间里的大象 —— 云资源单价。 公有云是个杀猪盘:廉价EC2/S3获客,EBS/RDS杀猪。云算力的成本是自建的五倍,块存储的成本则可达百倍以上,堪称终极成本刺客。 FinOps终点是下云:对于规模以上企业,IDC自建成本在云服务列 …
-
云计算为啥还没挖沙子赚钱?
2023-06-14 @ 云计算
公有云毛利不如挖沙子,杀猪盘为何成为赔钱货? 卖资源模式走向价格战,开源替代打破垄断幻梦! 服务竞争力逐渐被抹平,云计算行业将走向何方? 公有云毛利不如挖沙子 在《云盘是不是杀猪盘》、《云数据库是不是智商税》以及《云SLA是不是安慰剂》中,我们已经研究过关键云服务的真实成本。规模以上以核·月单价计算的云服务器成本是自建的 5~10 倍,云数据库则可达十几倍,云盘更是能高达上百倍,按这个定价模型,云的毛利率做到八九十也不稀奇。 业界标杆的 AWS 与 Azure 毛利就可以轻松到 60% …
-
云SLA是不是安慰剂?
2023-06-12 @ 云计算
在云计算的世界里,服务等级协议(SLA)被视为云厂商对其服务质量的承诺。然而,当我们深入研究这些 SLA 时,会发现它们并不能像期望的那样“兜底”:你以为给自己的数据库上了保险可以高枕无忧,但其实白花花的银子买的是提供情绪价值的安慰剂。 保险单还是安慰剂? 许多用户购买云服务的一个原因是“兜底”,而问他们所谓“兜底”到底指的是什么,很多人会回答“SLA”。云专家将购买云服务比作购买保险:一些故障可能在许多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不会出现,但一旦遇到,后果可能就是毁灭性的。在这种情况下,云服务提供商 …
-
垃圾腾讯云CDN:从入门到放弃?
2023-03-08 @ 云计算
我和 瑞典马工虽然在 云数据库 VS DBA 这个议题上针锋相对,但在一点上能达成共识:至少国内的公有云厂商做的是真垃圾。用马工的话来说就是:“阿里云是个工程质量差劲的正经云,但腾讯云是一群业余销售加业务码农玩游戏”。 前因后果 我有个软件托管在 GitHub 上,提供了 1MB 的源码包和 1GB 的离线软件包下载。大陆用户因为 在境内 没法从 GitHub 下载,因此需要有一个境内的下载地址,于是我就用了腾讯云的 COS(对象存储) 与 CDN(内容分发网络)服务。 用 CDN 的初衷不外 …
-
范式转移:从云到本地优先
2023-02-03 @ 云计算
上一篇里,我们用数据回答了《云数据库是不是智商税》 这个问题:高达几倍到十几倍的溢价,对于云适用光谱外的用户是毫无疑问的杀猪。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究:公有云特别是云数据库为什么会是这样?并基于其底层逻辑此对行业的未来进行预测与判断。 软件行业经历了几次范式转移,数据库也不例外 前生今世 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 —— The pendulum of the software industry. 软件行业经历了几次范式转移,数据库也不例外。 软件吞噬世界,开源吞噬软件,云吞噬开源,谁来吃云? …
-
云数据库是不是智商税
2023-01-30 @ 云计算
寒冬来袭,大厂纷纷开始裁员,进入降本增效模式,作为公有云杀猪刀一哥的云数据库,故事还能再讲下去吗? 近日,Basecamp & HEY 联合创始人 DHH 的一篇文章【1,2】引起热议,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: “我们每年在云数据库(RDS/ES)上花50万美元,你知道50万美元可以买多少牛逼的服务器吗? 我们要下云,拜拜了您呐!“ 所以,50 万美元可以买多少牛逼的服务器 ? 荒谬定价 磨刀霍霍向猪羊 我们可以换一种问法,服务器和RDS都卖多少钱? 以我们自己数据库大量使用的物理机型 …